鲁家成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信息学院计科1201班,虽然年纪轻轻,却是一个创业达人,在高中、大学期间都尝试过创业,经过几年的摸打滚爬和探索,认准了体育产业是他现如今的创业方向,于是先后创立了香蕉健身和香蕉工厂。在这次采访中,鲁家成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
谈起高中的创业,出于兴趣鲁家成当时选择了红酒代理,“没有想过,因为比较年轻,只是因为比较喜欢,就做了。”他坦言,高中的时候对于市场调查等研究不会做的太深入,纯粹出于兴趣,加上有资源,以及想多历练自己,就和朋友一起做了红酒代理。鲁家成和朋友做了一个简单的分工,他主要负责跑酒吧,和老板谈铺货。经过他们的努力,赚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在半年后,因为自己要读书,鲁家成并没有把红酒代理坚持下去。尽管如此,从代理红酒尝到创业甜味的他,并没有就此止步,在进入大学后,他继续寻找创业契机。
鲁家成进入浙江工商大学读书,到了大二上学期,他在一次偶然机会中,接触了“饿了么”网站,鲁家成提到,虽然不是最早做外卖的平台,但是它有一个特点——涉及到校园市场,是从校内市场开始的,而其他外卖平台做得杂一点。“当时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其发展速度和融资速度是极快的,而且它当时只在全国范围内6个城市进行拓展,市场前景很开阔。包括网吧,都是可以挖掘的。”虽然当时并没有立即行动,但他已经从“饿了么”获得灵感,觉得这个方向很好玩,并开始学习商业模式。大二下学期鲁家成和学校里的一位学长一起开发了一个名为“FoodGo”的应用。当然,创业不会一帆风顺,“FoodGo”应用没做到一个月,他们遇到了强势的竞争对手——淘点点,在当时,淘点点宣布要砸一个亿进军外卖市场。在淘点点的进军攻势之下,“FoodGo”处于劣势,渐渐地,“FoodGo”就销声匿迹了。虽然,大学里的第一次创业就这样夭折了,但是鲁家成也从这次经历中汲取了不少经验教训。他以这次创业经历为例,提到了在确定开始前,要做更详细的市场调查,之前因为他误以为淘点点没有进军外卖行业的打算,就没有太在意淘点点,因此而吃了不少亏。“你只有做更详细、更周到的调查,你才能把握住好的机会。而且创业是需要综合能力的。”
前两次的创业经历都没有做到底,但是在打造“香蕉健身”这个品牌时,结合过往经验,鲁家成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和校友邱子阳走遍了下沙的健身房。在开始创业的时候,两人发现,创业中遇到的困难比他们想象得要复杂,从选址上就具有难度,最终得到学校的批准和支持,香蕉健身正式落户学校专门为创业学生打造的创业园区——流水苑三楼学生创业园,成为钱江湾生活区的一抹亮色。
对于“香蕉健身”的设想,鲁家成是这样解释的——“最开始我们是想做成互联网+健身房的模式,后来慢慢发现效果不是很好,就又变回了以前的模式。”在问到市场拓展的问题时,鲁家成告诉我们,通过努力,已经与湖北、山东的一些高校谈妥开店事宜, “下沙的竞争太大了,所以就选择在省外开分店,这样竞争也小一点。”根据鲁家成的回答,现在正在洽谈的高校已经有三所,下沙西区也将开设一家健身工作室。
被问到香蕉工厂时,鲁家成告诉我们,香蕉工厂和香蕉健身是有区别的,区别之一是香蕉工厂是一个娱乐场所,内有电竞,桌游,影院等娱乐设施,区别之二是香蕉工厂是想给提供人们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重新回归线下交流。鲁家成也很诚实地告诉我们,对于香蕉工厂“知道的人还不多”毕竟周围的竞争压力也很大,但游乐设施不是他们主要的竞争项目,他们更希望通过服务和理念来提升香蕉工厂的知名度和竞争优势。他透露接下来的宣传计划,还是会先在母校浙江工商大学进行推广,会与学院、社团合作,积极参与大学生校内活动。因为鲁家成有不少创业项目是和朋友一起合作的,所以他们都是群策群力一起来完成,尽管有些方面的工作需要细致的分工,但在大部分工作中,大家都更喜欢集体头脑风暴。
“已经一年了,这个flag应该是可以的。”鲁家成曾经许下过承诺:五年内回学校设立创业基金,专门给赔钱的项目还债。周围人觉得这只是他随口一说,但他却是很认真地在对待这件事。之所以会冒出这种想法是因为他想到了自己在创业的时候也面临过赔钱的经历,因而萌生了这个想法,想去帮助创业的学生,让他们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只要他们还想做,即便失败了,我会接着把钱给他们。”
对于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和准备创业的大学生,鲁家成的建议是“可以赚钱,但不要创业。” 但是如果你经过深刻的考虑以后还是想创业,那就去创业吧,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功了呢?
(编辑:张佳佳)